鯽魚是底棲魚類,水中的浮游生物,輪蟲、枝角類生物、橈足類生物及底棲水生動物都是鯽魚喜愛的食物,而且適應能力極強,既能承受0攝氏度的低溫,也能忍受含氧量在0.1毫克/升以下的低氧環境,因此釣魚人一年四季都能釣到鯽魚,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春季釣鯽魚技巧和方法吧!
春季垂釣時間
野釣大鯽魚的黃金時節是每年的11月底至次年的5月份。為什么這幾個月份適合野釣大鯽魚呢?這是因為大個體的野生鯽魚會在這幾個月大量進食,為春夏兩季繁殖后代儲備營養。在其他月份,大量昆蟲會在水體中繁殖幼蟲,這給鯽魚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所以鯽魚的咬鉤率比較低。初春溫度很低,昆蟲還處于休眠期,食物也相對匱乏,大鯽魚每天都在為填飽肚子而奔波,因此在初春時節下竿最有可能釣獲野生大鯽魚。
春季垂釣地點
立春以后,一些湖庫的淺水區在陽光的照射下,水溫上升得很快,歷經寒冬的魚兒也開始活躍起來,貪婪地享受起日光浴。這里所說的日光浴有另外一層含義由于立春之后淺水區域的水溫持續升高,水底的昆蟲也紛紛鉆出淤泥吸收熱量,變得異?;钴S。此時深水無食,大鯽魚便會移至淺灘,這樣既能曬太陽,又有食物吃。因此,難得一遇的大鯽魚幾乎在春季出釣時每天都能遇見。
春季釣具選擇
1、釣竿選用13米以上的超硬、超輕長竿,可將長竿的第一節竿梢換成軟調竿梢,可采用長竿短線的釣法,風線只留40~80厘米。
2、釣線最好選用0.6~0.8號細線,一線到底,無需子線。細線的切水性好,靈敏度高,在春季遇到三四斤的魚也沒什么問題。
3、鉤子用4~6號萬能袖鉤即可,這種鉤子的鉤條細,鉤柄長,便于掛紅蟲或蚯蚓等蟲類活餌。
4、鉛皮座裝在距鉤子5厘米的位置即可,浮標最好是靈敏度高、吃鉛量小的自制羽毛浮標,這對于春釣鯽魚來說十分關鍵。
春季垂釣方法
1、天氣:鯽魚具有趨溫性,連續晴天出釣宜釣0.4~1米的水深,陰天出釣宜釣1~2米的水深。這是因為春季的陽光不是很強,即使在晴天陽光也射不到深水區,所以晴天時淺水區的水溫較高且食物充足,大鯽魚更喜歡棲息于此。而陰天的時候,深水區要比淺水區更暖和一些,所以大鯽魚都會回游到深水區。
2、安靜:春釣鯽魚時,很多釣者選擇的釣點都離岸邊較近,殊不知人在水邊走動或講話都會驚到魚兒,建議選用長竿正是針對這個問題。長竿延長了釣者與釣點之間的距離,從而使釣點避開嘈雜喧鬧的聲音。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下,大鯽魚才會放松警惕,大膽地就餌吞鉤。
3、選位:水底深淺交接、水面水草車茂的地方經常有大鯽魚出沒是比較理想的釣點。初春時節水生植物雖然枝葉枯萎,但根系周圍比較容易聚魚,大面積的水草區是再好不過的釣點,將鉤餌拋至距水草區邊緣1~2米的地方,既能有效避免小雜魚鬧鉤,還能擒獲經常在水草區邊緣活動的大鯽魚。
4、做窩:春釣鯽魚時基本上做3~4個窩子足矣,窩點要呈扇形分布,窩間距離2米。釣手可重點釣1~2個窩,打完窩后1~2個小時再下竿。窩料可用黏粉、蠶豆粉及黃豆粉混合制成,用東北大米發酵的曲酒加糖在密閉容器里浸泡一個星期即可使用。切記千萬不能打多,一旦窩料打多了,就會形成死窩。
5、餌料:如果釣者使用面餌施釣,那么在上好餌之后,可將釣餌先蘸水搖粉,反復操作4次之后,先在中間的窩點下鉤。等5分鐘左右如無魚問鉤,釣者可輕提釣竿,提竿時要做到標不離水,并且要來回輕拖。這是很關鍵的手法,也叫逗魚,即讓面餌像活餌一樣具有動態誘惑力。提竿動作要輕,要做到線走水無聲,切忌驚魚。
6、釣法:釣者最好于早上5點到釣位打窩,以便趕上8點鐘左右的早間魚口。當然,鯽魚在下午3點左右也會開口,只有在中午陽光強烈的時段才不開口。如果釣者是全天施釣,在午間時段用黏粉作餌,偶爾也能吸引幾條頑皮的鯽魚下潛咬鉤。如果出釣當天正好是陰天,那么只要釣者找到好的釣位,全天都會有咬口。
7、頻率:初春時節各地的大鯽魚都會開口,只是釣多與釣少的問題。如果4~5人在同一釣場施釣,最多可連釣3天,3天之后上鉤的基本都是小鯽魚,因為這片釣場的大鯽魚已經被釣得差不多了。如果釣者單獨出釣,可以在同一釣場連續釣十多天。
部分專業知識轉自網絡